索引號 | 640300001/2021-00009 | 文號 | 吳政辦發〔2021〕3號 | 生成日期 | 2021-02-08 |
---|---|---|---|---|---|
有效性 | 有效 | 發布機構 | 幸运pk10 | 責任部門 | 吳忠市教育局 |
關於印發吳忠市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吳忠市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幸运pk10
2021年1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吳忠市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實 施 方 案
為鞏固我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20〕44號)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方案》(寧教督導〔2017〕24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〇夏重要卐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縮小義務教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差距,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資源需求和不ㄨ均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保障適齡學生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底,鹽池縣完成縣▃級自評、市級復核、區級⌒ 評估任務,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到2025年底,利通區、青銅峽市完成縣級自評、市級復核、區級評估任務,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鹽池縣通過國家審核認定。到2028年底,紅寺堡區、同心縣完成縣級自評、市級復核、區級評估任務,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利通區、青銅峽市通▲過國家審核認定。到2030年底,紅寺堡區、同⊙心縣通過國家審核認定,全市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進入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縣、區)行列。
三、評估認定對象及╱基本條件
評估對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的對象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主要包括小學(含教學點)、一貫制學校、初級中學、完全中學、特殊教育學校。
評估條件: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認定三』年以上,基本均衡發展認定後年度監測持〖續保持較高水平的縣(市、區)。
四、工作任務
(一)科學規劃,制定推進方案。
各縣(市、區)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總體要求,對照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相關要求,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重新審視ζ 本縣(市、區)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結合區、市兩級下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堅持問題導向和ω 目標導向,研究制定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並於2021年1月15日底前報吳忠市教育局和自治區教育廳備案。
(二)健全機制,加強資源配置▓。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師資保障水平。強化區域統籌,建立科學、動態的用人機制,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確保每百名學生擁有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和5.3人以上;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幹教師數:小學、初中均々達到1人以上;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2.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建立學校教學設施◎設備標準化配備及定期更新機制,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和5.8平方米以上;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和10.2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00元和2500元以上;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3間和2.4間以上。
(三)加大投入,強化政府保障。
3.科學規劃∩學校布局,有序增加學位供給。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科學規劃“十四五”中小◥學校布局規劃,落實新建小區配套建設學校¤制度,有序擴大城鎮學校學位供給,逐步化解“大校額”,嚴格按照標準班額辦學。所有小學、初中規模不超過200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ㄨ室1間以上。
4.健全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教育投▆入。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要建立義務教╲育保障長效機制,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嚴格落實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要求,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於義務教育的比①例不低於65%,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ㄨ公用經費不低於6000元;全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
5.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師輪崗交流。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進一步加大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力度,教師交流不得低於專任教師10%,其中骨幹教師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專任教師持證上∏崗,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要達到100%。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師培訓經費專列,學校教師培訓經費不得低於年度公用經費總額卐的5%,要切實加強教〇師培訓工作,確保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確保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加強體育、藝術(美術、音樂)等薄弱學科專任教師配備力度,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6.嚴格→執行招生政策,大力推進教育公平。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就近、劃片、免試招生政策,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學校)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分別達到100%、95%以上;縣域內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於50%,並向農村初中傾斜;推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保障適齡留守兒童按↓時入學;落實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兩為主”政策,保障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待遇,全縣(市、區)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於85%。實施特殊教育行動計劃,辦好特殊卐教育學校,提ξ高隨班就讀、送教上門服務質量,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四)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7.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確保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控制在國家和自治區規定指標範♀疇之內,控輟保學工作常態化。不斷補齊短板,提升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繼續穩固脫貧攻堅成果,小學六年鞏固率達到97%,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上。
8.推進“互聯網+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圍繞ζ 加快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工作。以“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環境,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開展“互聯網+”條件下的科學管理、教育教學、教學研究等工作,推進在線互動課堂常態化應用,加強空中課堂、名⊙師課堂及網絡工作室應用實踐工作,依托校際『聯盟、發展共同體、合作體等平臺,推進□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發展,逐步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效益。深化“互聯網+”創新素養教育綜々合改革,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互動教學。
9.強化學校管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①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育人為宗旨ㄨ,格調高雅、環境優美的育人氛圍,達到以情感人,以景育☉人的實效,學校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水平要達到良好以上。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範,學生無過重課業負擔;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定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推動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進校園,保證中小學生在校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加強勞動教育,拓寬勞動教育渠道、方法和評價機制,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提升學生法律意識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能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試驗縣建設。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Ⅲ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於0.15。
(五)辦優質教育,提升社會認可度。
10.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升義務辦學水平▓。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鄉集團化辦學,組建〖教育聯盟、大學區,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實施集團化辦學行動計╲劃,通過強校帶弱校、名校辦分校、名校托新『校組建教育聯盟、教育發展共◆同體、教育發展合作∩體。加快推進優』質教育資源提質擴面,按照“整體規劃、先易後難、梯次推進、縱向發展”的原則,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縱向聯合,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跨地區、跨縣域的深度融合。探索城市學校與鄉村〒學校聯盟辦學機制,探索實行“大學區”制,逐步實現鄉村學校對口支援幫扶全覆蓋。發揮我市優質學校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利青教育同城化發⌒ 展、融入銀川都→市圈、結對幫扶等工作,建立與區內外、國外優質學校人文交流、合作發展機制,加大教師幫扶☆交流力度,定期開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活動,加大校際之間的融合交流,逐步提升薄弱學校的辦學☆效益。
11.落實教育公』平政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素養教育,全面深化ζ教育機制體制改革,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社會認可達到85%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切實加強吳忠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Ψ 展工作組織領導,成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負責全面統籌協調工作,確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教育局,負責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市編辦、發改、教育、財政、人社、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各盡其責,通力合作,協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各縣(市、區)、各部門(單位)要把推進ω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依法履職、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立足教♂育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科學規劃,統一部署,分步實施,紮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各縣(市、區)要進行全〇面自評,對照建設標準找準問題短板,實行一校一臺賬,一校一方』案,逐步解決生均面積不足、“大班額”、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弱項指標任務。堅持“成熟一個、申報一個、認定一個、保證質量、社會認可”原則,按照縣級自評、市級復核、自治區督導評估、國家審核認定的程序組織實施。
(三)深入推進,註重實效。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點事項、建設▂項目情況、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能職責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各縣(市、區)要建▂立監測、督導、視導、獎勵及問責機制,以視導為抓手,繼續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認真開展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工作,指導學校及時整改落實,重點推進各學校內涵】發展。建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獎勵機制,加強常態化監測,強化▲過程性督導,納入市政府績效考評,對通過國家評估認定並獲得“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稱號,在推進々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中,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不力、管理不力、落實不力的縣(市、區)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
附件:吳忠市㊣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吳忠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徐 勇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劉 洪 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王守軍 市教育局局長
成員單位: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利通區人民政府、紅寺堡區人民政府、青銅峽市人民政府、鹽池縣人民政府、同心△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