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640300001/2021-00004 | 文號 | 吳政辦發〔2021〕2號 | 生成日期 | 2021-01-12 |
---|---|---|---|---|---|
有效性 | 有效 | 發布機構 | 吳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責任部門 | 市城市管理局 |
關於印發《吳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 實施方案》《吳忠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治理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工(農)業園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吳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ζ 實施方案》《吳忠》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方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幸运pk10
2021年1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吳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幹意見》和自治區住建廳等九部門《關於全面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ζ記對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公共機構示】範帶動,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健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平,推動全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持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原則
1.政府主導,循序漸進。以市級政府統籌指導、縣(市、區)級政府為主導,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實施。
2.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結合各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條件、生活垃圾來源及成分等,合理確定工作【目標,因地制宜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3.試點先行,機關示範。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統籌,以機關等公共機構引領帶動,打造示範點和示範片區,及時總結經驗,引領〗帶動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4.加強宣傳,全民參與。以黨政〓機關、中小學校、行業部門、社區為重點,廣泛宣傳垃圾分類基本知識和重要意義,引導全民主動◣參與,營造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濃厚氛圍。
5.加大投入,市場運作。垃◣圾分類工作經費納入市、縣兩級財政ω預算,建立完善獎勵補貼制度。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工作目標
1.2020年,利通區持續╳鞏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成果,健全完善城市生活垃圾ω分類處理系統。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編制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2.2021年,在所有公共機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縣(市、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至少選擇1個建制鎮(街道辦事◇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3.2022年,所有公共機構、行業部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利通區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縣(市、區)至少有1個以上建制鎮(街道辦事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4.2023—2024年,總結試點、示範片區經驗,發揮示範片區引領作用,提標擴面,在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垃圾分類引領城市文明新時尚。
5.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①平顯著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戶數達到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二、建立健全垃圾分ㄨ類體系
(一)建立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體系
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類。
2.分類投放:
居住小區:按照空間、樓棟、人數需【求科學設置垃圾集中投放點,鼓↑勵建立積分制等管理體系,將積分和物業費、停車費等掛鉤,或↑以兌換獎品等激勵方式,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一般分為可卐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單位區域:主要指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有集中供餐的單位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類;無集中供餐的單位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3類。
公共區域:主要指城市◣道路、公園、廣場、商場、農貿市場、客運站以及旅遊、文化、體育等公共場所,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3類。
(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體系
按照功能完備、集約節約、幹凈衛生、方便群眾的原則,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系統,著力解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中存在的混、散、亂、臟等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問題。科學設置集中式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實行專人看管,實時保潔。
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收集站(收集點、壓縮站)要按照分類類ㄨ型配置不同的收集箱、桶,箱、桶的標誌標識和噴塗顏色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執行。垃圾箱、桶應及時清洗→、擦拭,保持幹凈整治、無異味。鼓勵居民自己配置分〓類垃圾♂專用容器(袋),實現家庭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收集。
(三)規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體系
以確保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為目標∞,科學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相匹配的運≡輸系統,堅決杜絕“先分後混”“混裝混運”問題。
1.運輸設施:各縣(市、區)要按照區域內各類生活垃圾產量,足量配備各種分⌒類運輸車輛。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要統一標識、顏色,逐步安裝GPS系統,便於監督。垃圾分類運輸車輛要及時清洗∞,保持車容▓整潔。
2.收運頻次:各縣(市、區)要根↑據不同區域、垃圾量大小等實■際,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收運路線▅。原則上每天收運〖不少於1次,重點區域、重要時段要適當增加收運■頻次。
3.收運要求:嚴格落實密閉運輸,杜絕拋灑滴漏。加強有害垃圾運輸過程的汙染控制,確保環境◆安全。
(四)健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加快建設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的處置設施,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1.垃圾處理設施『:
加快推進垃圾處理卐設施建設,鼓勵各縣(市、區)開展跨區域合作,實現處理設施資源共享。利通區、青銅峽市、紅寺堡區生活垃圾原則上全部進入垃圾處置〇企業集中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同心縣、鹽池縣2025年前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鼓勵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2.垃圾分類處理;
可回收垃圾:由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集中處置,並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監管『。建立政府對低↘值可回收物處理補貼制度,推動再生資源專業∞化處理,促進循環利用』。
廚余垃圾:由餐廚垃圾處理企業集中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生¤態環境部門加強①指導監督。
有害垃圾:由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建立有害垃圾處理體系,全程指導▂監督從生活垃圾中分類出的有害垃圾,實現應收盡收,全部無◇害化處理,確保╳環境安全。
其他垃圾:按照“宜燒則燒、宜埋則埋”原則,由環境衛生部門統一壓縮運至垃圾焚燒發電廠或垃圾填進∑ 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工作安排
(一)壓實主體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是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本轄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工⌒ 作機制、規章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監督考核,加大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參與,確保各項工作ω 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公共機構示範帶動。機關事務服務部門要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總結工作☆經驗,示範引領全社會積極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引導居民⌒自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以居民小區為基本單位,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宣傳、實踐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引導廣大居ξ 民從自身做起,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逐步提升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
(四)打造生活垃圾示範片區。以街道、社區、小區』等為單元,積極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整合各類獎補資金重點支持示範片區建設,充分發揮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市開展。
(五)夯實學校教育基礎。教育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要求,依托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臺,深入開展垃圾分類“融入校園、課堂”活動,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垃圾分類和㊣ 資源環保意識。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學校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推動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
為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推進,成立吳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喜清江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張學慧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徐 勇 市政府副∮市長
戴培吉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吳文彪 市政府副秘書長
趙永紅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賈玉珍 市直機關工委書記
王天珍 市發改委主任
王守軍 市教育局局Ψ 長
馬玉祥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周少雲 市司法局局長
拜 萍 市財政局局※長
沙 莉 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楊春燕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楊曉明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侯永林 市住建局局長
閆 浩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馮茂璋 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
劉亞凱 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局長
蔣耀強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馬銳鋒 市衛◣健委主任
楊玉洲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馬誌峰 團市委書記
馬曉紅 市婦聯主◥席
梁建斌 市機關事業服務中心主任
李玉山 利通區區長
譚興玲 紅寺堡區區長
金永靈 青銅峽市市長
龔雪飛 鹽池縣々縣長(代)
丁 煒 同心縣縣】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吳忠市城市管理局,楊玉洲∞同誌兼任主任,武耀軍同誌任副主¤任,負責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相△應成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組織領導機構,負責轄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二)職責分工
1.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城市管理局):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城市生①活垃圾分類工作,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考核標準,明確〓各部門職責,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加強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
2.市委宣傳部:負責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並將其納入文明單位創建考核ぷ內容。
3.市直機關工委:負責把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市直機關文明單位創建。
4.市發改委:負責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收費等政策措施,發揮中央基建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支持各縣(市、區)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關項目立項、審批(備案)等。
5.市教育局:負責開展學校垃圾分類的推進工作,負責☉生活垃圾分類融入校園、課堂等工作。加強對中小學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
6.市工信局:負責運用生活垃☉圾分類循環經濟利用、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產業政策,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相關行業技術成果轉化利用。
7.市司法局:負責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立法草案的審查工作。
8.市財政局:負責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並加強對♀生活垃圾資金的監督檢查。
9.市科技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科研項目的立項、科技〓成果的申報,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利用。
10.市自然△資源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設施規劃指導和項目用地保障。
11.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公布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名單,加強對危險ㄨ廢物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環境監管。負責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提ㄨ供生態環保政策項目支持。
12.市住建局:負責監督、指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展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和運行工作。
13.交通運輸局:負○責監督指導交通運輸場站經營管理使用※單位以及運輸車輛運營企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和宣傳等工作。
14.市商務局:負責加快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負責生活垃圾分類經營單位引進再生資源回收、資源化利用處←理等國家和∴自治區政策支持。
15.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負責監督指導各縣(市、區)做好文∴化旅遊體育等公共場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和設施建設,引導遊人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習慣。
16.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督指導農貿市場、餐飲企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
17.市衛健委:負責結合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工作。
18.團市委:負責組織青年誌願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勸導等誌願服務活動。
19.市婦聯:負責發動婦女參與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負責推進公共機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經費保障
各縣(市、區)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獎勵、獎補制度,積分兌換激勵等,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本級要將垃圾分類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收運卐及處理收費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確♀保應收盡收。同時,要積極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Ψ 理項目。
(四)監督考核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對各縣(市、區)年度→效能考核內容。市委宣傳部要將◣生活垃圾分類列入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指標體系。其他行→業部門也要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開展的各類創建、評比活動。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監管和指導,結合“智慧城管”等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垃圾分類在線監管系統。要依據相關規定定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排放物監測,公示監測結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五)宣傳教育
各縣(市、區)、各成員單位要結合職能職責,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戶外廣告、宣傳欄、公交站臺、車身廣告、電子屏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生活垃圾分類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濃厚氛圍。 要加︻強對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培訓,加快培育本地垃●圾分類及處理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專業隊伍,強︻化人才支撐。加強垃圾分類工作研究,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促進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開展。
(六)法規保障
充分調研,探索制定《吳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辦法)》,建立以法規約束↓為主、教育引導為輔的聯動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相ㄨ關制度①,明確垃圾分類技術性規範。通過立法來推動全市城市□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鼓勵性向強制性轉變,由ξ 不斷擴大覆蓋面向提質增效轉變。
附件: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2.城市生活垃圾四●分類箱(桶)粘貼標◥誌標識
附件1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城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可回收垃圾:指適宜回收和資卐源利用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金屬、廢紙、廢塑料、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舊家具、大型園林灌√木、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廚余垃圾:指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菜剩飯、廢棄ζ食物等廚余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曝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廢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棄化妝品容器等。
其他垃圾:由個人在單位和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除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不可再生的紙類、煙蒂、不可回收的包裝袋、保鮮膜等其它生●活垃圾。
附件2
城市生活垃圾四分類箱(桶)粘貼標誌標識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箱(桶)標誌標識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統一規範為藍、綠、紅、黑4種顏色:可回收垃圾為藍◥色,廚余垃圾為綠色,有害垃圾為↘紅色,其ω 他垃圾為黑色。
吳忠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根據《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0部門印發〈關⊙於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寧建發〔2019〕4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ξ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指示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部署和要求,在“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或處理)、縣處理”的基礎上,推行“兩次六分、四級聯動”垃圾治理模式,加快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農村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形成依法◆治理、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平,不斷改善農村人①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
(二)工作原則
1.政府主導,循序漸進。以市級政府統籌指導、縣(市、區)級政府為主導,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實施。
2.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結合城鄉區域特點ㄨ,推動城鄉垃圾、山川垃圾區別治理,垃圾清運、處理設施統籌利用ㄨ,市域、城鄉共建共享,推進生活垃圾和工農業生產廢棄物協同治理。
3、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綜合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自然環境、生活垃圾來源及成分等,合理確定工作目標,科學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簡便易行▃的分類處理模式,因地制宜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4、試點先行,示範引領。堅持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相統籌,以公共機構示範帶動,打造示範點和示範片區,引領帶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5、加大投入,市場運作。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企業共同】投入,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鼓勵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6、加強宣傳,全民參與。以黨政機關、中小學校、行業部門等公共機構為重點,廣泛宣傳生活垃圾分類基本知識和重要意義,提升垃圾分類意識,培育良好生活習慣,引導全民主動參與,營造垃圾分類新時尚的深厚氛圍。
(三)工作目標
1. 2021年—2022年,積極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示範縣、示範鄉(鎮)、示範村創建◥活動,示範帶動、試點先行,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到2022年,利通區、青銅峽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到98%,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覆蓋率(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行政村占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總數比例)和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垃圾占垃圾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50%和25%,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整治,保持無新↘增。紅寺堡區、鹽池縣、同心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80%,源頭分類覆蓋率和回收利用率分別達到30%和20%,非正規垃圾堆放點ξ 全部整治,保持無新增。
2. 2023年—2025年,總結試點、示範經驗,發揮試點▅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在全市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到2025年,利通區、青銅峽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100%,源頭分類覆蓋率和回收利用率分別達到85%和30%,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整治,保持無新增。紅寺堡區、鹽池縣、同心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85%,源頭分類覆蓋率和回收利用率分別達到80%和25%,保持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無新增。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基本完善,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營、無害化處▆理水平顯著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二、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
推行“兩次六分、四級聯動”垃圾分類治理模式。“兩次”:即農戶初次對可變賣、可餵牲畜、可生活使用等垃圾自行分類利用,棄用垃圾由保潔員㊣二次專業分類。“六分”:即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6種基本類型△,按類進行㊣處置。“四級聯動”,即從農戶—村莊(行政村)—鄉(鎮)—縣城(城市),統籌設置大小遠近適中的垃圾回收、存放、分選、加工、處理設施和功能容量匹配的收集、轉運設備,形成科學、經濟、有機銜接的收運處置設施網絡和工作鏈條流程。
(一)建立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體系
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分》為有機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砂土灰渣垃圾、其他垃圾6種基本類型。各縣(市、區)可根據不同村◆莊和區域,以提高源頭分類覆蓋率和回收利用率為目標,結合實際對垃圾進行具體分類,不搞』一刀切。
(二)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體系
按照功能完備、集約節約、幹凈衛生、方便群眾的原則,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鼓勵廚余垃圾飼養畜禽,科學設置生活垃圾集中式分類收集站,實行專人◇專管,實時保潔。
各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和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收集站(收集點、壓縮站)要按照分類←類型配置不同的收集箱。垃圾箱(桶)應及時清洗、擦拭,保持幹凈整潔、無異味。按戶配備←完善垃圾分類箱(桶),逐步取消敞開式垃圾箱(桶)、收集池等設施。鼓勵村民自己配置分類垃圾專用容器(袋),實現家庭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收集。
(三)規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轉運體@ 系
以確保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為目№標,科學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相匹配的︼運輸系統,堅決杜絕“先分後混”“混裝混運”問題。
1.運輸設施設№備:各縣(市、區)要按照區域內各類生活垃圾產量,足量配備各種分類運輸車輛。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要統一標識、顏色,逐步安裝衛星定位系統,便於監督。垃圾分類運輸車輛要及時清洗,保持車容整潔。
2.收運頻次:各縣(市、區)要根據不同區域、垃圾量大小』等實際,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收運時間和收運路線。原則上每天收運不少於1次,重點區域、重要時段要適當增加收運頻次。
3.收運要求:嚴格落實密閉運輸要求,杜絕拋灑滴漏。加強有害垃圾運輸過程的汙染控制,確保ζ環境安全。
(四)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末端處理體系
加快建設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的處置設施◆和場所,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1.垃圾處理設施:
加快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鼓勵各縣(市、區)開展跨區域合作,實現處理設施資源共享。利通區、青銅峽市、紅寺堡區生活垃圾原則上全部進入垃圾處置企業集中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同心縣、鹽池縣2025年前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體系。鼓勵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2.垃圾分類處理:
(1)有機垃圾:利通區、青銅峽市、紅寺堡區原則上全部進入垃圾處置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鼓勵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分區域建設堆肥設施,或就近統籌畜禽糞♂汙、農業生產廢〗棄物等,建設有機肥加工廠等,對有機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
(2)可回收垃圾:倡導依托村內商店、保潔員家庭、回收企業和專業戶、流動回收︻商販等,分村︾建立網點,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利用。
(3)有毒有害垃圾:由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建立有害垃圾處理體系,全程指導監◆督從生活垃圾中分類出的有毒有害垃圾,實現應收盡收,全部運至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環境安全。
(4)大件垃圾:以鄉鎮♂為單位,或分區域設置大件垃圾暫存點或拆解分選加工點,能作為鄉土材料的♂在村鎮建設中利用,不能利用的轉運至垃圾焚燒廠或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處理。
(5)砂土灰渣垃圾:由鄉鎮統一指定低窪地段填坑、墊路,或作為無機材料回收利用。
(6)其他垃圾:按照“宜燒則燒、宜埋則埋”原則,由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或第三方公司)統一運至垃圾焚燒發電廠或垃圾填進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推進,成立吳忠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喜清江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朱 雲 市委副書記
張學慧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徐 勇 市政府副市長
戴培吉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嚴興剛 市委副秘書長
吳文彪 市政府副秘書長
趙永紅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王天珍 市發改委主任
王守軍 市教育局局長
馬玉祥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周少雲 市司法局局長
拜 萍 市財政局局長
沙 莉 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楊春燕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楊曉明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閆 浩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馬長貴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馮茂璋 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
劉亞凱 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局長
蔣耀強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馬銳鋒 市衛健委主任
楊玉洲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馬誌峰 團市委書記
馬曉紅 市婦聯主席
李玉山 利通區區長
譚興玲 紅寺堡區區長
金永靈 青銅峽市市長
龔雪飛 鹽池∑縣縣長(代)
丁 煒 同心縣♂縣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吳忠市城市管理局,楊玉◥洲同誌兼任主任,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吳興耀同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蔣習忠同誌任副主任,負責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相應成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組織領導機構,負責轄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
1.各縣(市、區)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政府要承擔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主體責任,具體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認真組織落實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試點示範工作,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資金保障,負責對各鄉(鎮)、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監督考核,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建立法制保障機制,通過立法來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2.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城市管理局):負責統籌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考核標準,明確各部門職責,指導各縣(市、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加強對全市農村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
3.宣傳部門:負責做好農村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並將其納入文明創建考核內容。
4.發改部門:負責研究制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費等政策措施,發揮中央基建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支持建▓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有關項目立項、審批(備案)等。
5.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加強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垃圾㊣分類融入校園、課堂活動,通過卐學生帶動家庭、學校帶動社會,提升全社會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培育良好生活習慣。
6.工信部門:負責運用生活垃圾分類【循環經濟利用、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產業政策,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相關行業技▓術成果轉化利用。負責監【督指導各類企業主體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7.司法部門:負責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立法草案的審查工作。
8.財政部門:負責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獎補制度,並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資金的監督檢查。
9.科技部門: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科研項目的立項、科技成果的申報,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利用。
10.自然㊣ 資源部門: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設施規劃指導和項目用地保障。
11.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公布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名單,加強對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環〓境監管。負責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利用和經營單位提供生態環保政策項目支持。
12.交通∑ 運輸部門:負責監督指導交通運輸場站經營管理單位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設施設置和宣傳等工作。
13.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檢查考核體系,統籌指導各縣(市、區)農業生產廢棄物與農村生活垃圾協同治理。
14.商務和投資促進部門:負責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負責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經營單位引進再生資源回收、資源化利用處理等給予政策項目支持。
15.文化旅遊體育廣電部門:負責文化旅遊體育公共場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和設施建設,引導∮遊人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投放好習慣。
16.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農貿市場、餐飲企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
17.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結合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工作,指∮導監督醫院、個體診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和有毒有害垃圾收集、處置工作。
18.團委:負責組織青年誌願者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勸導等誌願服務工作。
19.婦聯:負責發動婦女積ζ極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深入宣傳教育
各縣(市、區)、各成員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能職責,加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力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戶外廣告、宣傳欄、公交站臺、車身廣告、電子屏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讓生活垃圾分類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濃厚氛圍。要加強對垃圾分類治理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加快培育本地垃圾分類治理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專業隊伍,強化人才支撐。加強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研究,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促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教育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等6部門《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要求,依托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臺,深入開展垃圾分類融●入校園、課堂活動。大◢力開展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體學生垃圾分◥類和資源環保意識。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學校帶動社會,推進全社會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四)註重示ω 範引領
各縣(市、區)要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單位、學校、醫院、企業、工(農)業園區等公共機構示★範作用,先行先試,總結經驗,示範引領全社會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積極開展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示範縣、示範鄉(鎮)、示範村創建☆活動。利通區持續鞏固“農村生活垃圾Ψ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創建成果,進一步提升創建水平▓,其他各縣(市、區)要積極開展□ 示範縣創建工作。堅持示範引領、提標擴面,逐步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
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投入,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費納入市、縣兩級財政預算,建立完善獎勵補貼制度,采取積分兌換激勵等,保障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收運及處理收費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確保應收盡收。同時,要積極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
(六)健全工作機制
探索制定《吳忠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辦法)》等地方性法規或規範性文件,建立以法規約束為主、教育引導為輔的聯動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相關Ψ 制度,明確垃圾分類技術性規範。通過立法來推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逐步由鼓勵※性向強制ㄨ性轉變,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水平。
(七)嚴格監督考核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列入對各縣(市、區)年度效能考♂核內容。市委宣傳部要將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列入文明創建活動指標體系≡。市住建、農業農村部門要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列入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檢查【考核內容。其他各行業部門也要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列入開展的各類創建、評比活動。各縣(市、區)要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考核獎懲,全面推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附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附件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1.有機垃圾(廚余易腐爛垃圾、過期食品、尾菜爛果、瓜果皮核、植物藤蔓、殘枝落葉、牛羊糞等易腐爛、可降解生物質垃圾)。
2.可回收物(廢棄紙張、塑料、金屬、橡膠、織物、玻璃制品、紙塑鋁∏復合包裝物、電子產品⊙等)。
3.有毒有害垃圾(廢棄電池、燈管、藥品及醫用器具、農藥和油漆及其包裝物等)。
4.大件垃圾(廢舊家具、農具、竈具、其它日常⊙用具,廢棄磚瓦、石塊、木頭、水泥制品」等)。
5.砂土灰渣垃圾(塵土、爐灰、爐渣等)。
6.其他垃圾(被汙染且不可再生的紙類〇、煙蒂、不可回收包裝袋、保鮮膜、裝修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