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開征求《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征求意見稿)》《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發布日期:2021-01-19 來源:吳忠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為貫徹落實《吳忠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吳忠市本土人才培養若幹措施》,進一步加強全市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起草了《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征求意見稿)》《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請將意見和建議以傳真、郵件、信函等方式反饋至吳忠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2021年1月19日-2021年1月26日
電 話:0953-2039919
傳 真:0953-2039385
郵 箱:364315521@qq.com
通信地址:吳忠市人民政府三樓337室
附 件:《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征求意見稿)》《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辦法(征求意見稿)》
吳忠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1年1月19日
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吳忠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鼓勵和支持企業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借用外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和科技創新能力,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引進原則
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市場調節、政府引導、契約管理、績效激勵”的原則,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引進企業急需緊缺人才或團隊◣。
二、引進對象
能夠有效支持幫助提升我市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人才或團隊。
三、引進條件
(一)與吳忠市註冊納稅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
(二)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
(三)良好的身體條件;
(四)無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流動的情形。
四、引進方式
鼓勵企業通過項目引進、合作引進、兼職引進或其他方式柔性引進人才或團隊,推動建立“周末工程師”、“候鳥式專家”等人才柔性引進機制。
(一)項目引進。企業以項目為依托,與擁有科研成果▅、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或團隊簽訂服務協議,聘請技術專家或團隊來吳開展技術投資、技術入股和技術指導,將技術成□ 果轉化落地或轉讓。
(二)合作引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單位簽訂協議,圍繞共建平臺、智力引進、技術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或委托進行技術創新、課題研究、產品研發等工作。
(三)兼職引進。企業通過協議特聘掛職兼職的方式,聘請高層次人才掛職管理職務、專業技術職務,擔任首席專家、特聘顧問等。
五、政策支持
(一)對企業柔性引進人才或團隊來吳開展產學研合作,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推進研究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的,經評估認定,給予企業實際支付勞動報酬的30%、20%補助,個人或團隊每年累計補助不超過10萬元、20萬元。
(二)對在企業兼任的首席專家、執行副總、技術副總、營銷副總,在全面完成協議約定目標任務且工作績效提升明顯的,經評估認定,給予5—10萬元經費補助。引進的“周末工程師”、“候鳥式專家”、特聘顧問等人才,完成協議約定目標任務,並為企業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經評估認定,給予3—8萬元經費補助。
(三)企業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海外專家工作室等,引進高層次人才來吳開展創新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或較好經濟效益的,經評估認定,分別一次性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經費資助;其在站院士、博士、專家每人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工作經費。對柔性引進人才牽頭成功創建國家級、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15萬元工作經費支持。
(四)支持柔性引進的人才或團隊帶項目、帶資金來吳創辦企業,投入生產且年營業收入達到4000萬元以上、納稅150萬元以上的,經評估認定,一次性補助20萬元。
(五)柔性引進的各類人才來吳開展服務活動,原則上由企業實報實銷往返交通費、食宿費。在吳工作期間可申請免費入住市人才公寓。
六、企業引才協議內容
(一)引才方式、工作時限、工作目標及相關要求;
(二)保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要求;
(三)人才在引進期間的勞務報酬、福利待遇;
(四)人才在引進期間的醫療、意外傷害及其他相關方面的商業補充保險;
(五)人才在引進期間≡產生的專利成果使用、歸屬和轉讓等事宜;
(六)雙方需約定的其他事項。
七、補助資金申報
按照企業年初柔性引才計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每季度對企業人才引進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受理企業柔性引才補助申請,初審通過後提交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評估。企業申報柔性引才補助資金需提交以下資料:
(一)《吳忠市企業“柔性引才”補助審批表》(附件1);
(二)《吳忠市企業“柔性引才”補助》誠信承諾書》(附件2);
(三)申請企業法人登記證或營業執照、單位銀行賬戶復印件;
(四)人才與企業簽訂的聘用協議或勞務合同復印件。
(五)柔性引進人才工作績效總結,內容主要包括聘期內,人才與聘用單位合作開發新產品,進行重大課題研究和培養創新人才情況,取得的成果等。
(六)企業為聘用人才支付勞動報酬的銀行流水及個人所得稅納稅清單;
(七)柔性引進人才聘期內來吳工作的相關證明:車船票、機票、住宿費等復印件,填寫《吳忠市企業柔性引才服務情況一覽表》(附件3)。
(八)裝訂成冊的佐證材料2份,主要包括:柔性引進人才的身份證復印件;人才所獲相關證書復印件;人才在聘用單位的工作照片(附圖片文字說明);其他可佐證人才工作的情況資料。
附件1
吳忠市工Ψ業企業“柔性引才”補助申報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申報企業名稱 (公章) | 行業主管部門 | ||||||||
企業地址 | 企業性質 | ||||||||
人才姓名 | 性別 | 畢業院校 | |||||||
證件類型 | 證件號碼 | ||||||||
本年度在吳服務次數 | 累計服務時間(天) | ||||||||
聯系人 | 電話/手機 | ||||||||
引才方式 | □項目合作 □合作引進 □兼職引進 □其他方式 | ||||||||
引進人才或團隊情況 | |||||||||
姓 名 | 學歷學位 | 技術職稱 | 服務期限 | 人才類別 | 其 他 | ||||
工作任務或成果 | |
引進後成果使用、歸屬及轉讓情況 | |
主管部門意見 |
情況屬實,同意申報。
單位負責人簽字: (單位公章)年 月 日 |
吳忠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意見 |
(公章) 年 月 日 |
備註:本表一式一份,正反面打◇印。
附件2
吳忠市工業企業“柔性引才”補助誠信╲承諾書
本公司鄭重承諾:本公司申報的 (指柔性引進人才或團隊)“柔性引才”補助,達到《吳忠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明確的補助標準,且較好地履行了協議規定的工作職責,所有上報的資料真實有效。如有弄虛作假、虛報冒領,將如數退回補助資金,並自願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承諾單位(蓋章):
企業地址:
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字):
經辦人(簽字):
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附件3
吳忠市工業企業柔性引才服務情況一覽表
企業名稱(蓋章):
引進人才姓名 | 人才類別 | 來吳服務天數 | 服務具體時間 | 具體服務內容 | 相關佐證材料說明 (具體材料附後)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企業負責人(簽字): 經辦人(簽字): 聯系電話:
吳忠市工業領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辦法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吳忠市本土人才培養若幹措施》,進一步加強全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充分激發全市廣大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方位對標一流,深入查找差距,強化教育培訓,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戰略思維和經營管理能力,為我市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組織領導
成立吳忠市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馬玉祥擔任,副組長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馬國興擔任,成員為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各縣(市、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領導小組負責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養的綜合協調和組織落實。
三、培養內容
圍繞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現代紡織、電子信息、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重點特色產業,針對企業發展戰略、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經營管理、金融資本↓運作、企業技術創新、市場營銷創新等舉辦系列培訓。在充分征求企業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面向不同對象不同需求,調整充實培訓內容,切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幫助企業家實現由“愛拼敢贏”向“善拼會贏”轉變。
四、目標任務
以企業副總經理以上經營管理人員為重點,兼顧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分期分批分類○實施培訓。每年組織50名科技型、“專精特新”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先進地區考察學習;50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赴國內知名高校參加專題研修;500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參加各類專業培訓。
五、培養路徑
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工學矛盾突出、個體文化水平不平衡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
(一)請進來。重點邀請國內知名教授學者、實操型專家和成功企業家到我市實地授課和經驗分享,提升企業家對宏觀經濟形勢及新業態的把握,幫助企業家厘清企業戰略定位和發卐展思路,合理制定發展規劃。
(二)走出去。分行業對標國內一流企業,采取“參觀考察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我市企業家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先進地區學習創新轉型的成功經驗,拓寬企業家的視野,啟發轉型升級的思路和方向。
(三)進高校。組織企業家到高校進行專題研修,學習新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經濟、股權融資、智能制造、財稅政策等。依托自治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組織企業進行新產品、新技術對接活動,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四)研討交流。邀請本土企業家、中小企業負責人開展研討交流活動,由企業家分享企業應對困難和經濟新常態的心得,探討企業經營管理的熱點、難點和瓶頸問題,反映企業的訴求以及對政府經濟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
(五)互觀互學。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到本土標桿企業進行現場觀摩和學習,邀請標桿企業負責人分享轉型升級的成功經驗,讓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帶著問題學、帶著思考學,在交流學習中對標找差。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各縣(市、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根據本辦法精神,建立上下Ψ 貫通、相互銜接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交流合作,形成工作合力,註重經驗交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推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順利實施。
(二)加強人才培養針對性。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各縣(市、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按照不同企業規模、不同行業、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班、研討會以及惠企政策宣講活動,著力⊙幫助企業提高應對資金困難、市場壓力、轉型創新等當前比較突出問題的能力,引導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樹立企業精神、加強品牌文化建設、不斷謀求轉型升級。
(三)強化人才培養時效性。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各縣(市、區)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重大∞政策調整,圍繞一帶一路、企業技術改造、減稅降費和國家、自治區支持企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適時進行培訓,增強培訓活動的時效性,使企業及時知曉當前最新政策,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四)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通過電視廣播、新媒體、報紙等多種媒介,宣傳推廣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學習成果,引導全市企業家開拓眼界、增強創新意識;挖掘報道一批業績突出、成長較快、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和企業家典型,通過優秀企業家風采展示、事跡匯編等方式,樹立標桿、鼓舞鬥誌,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企業家、助力企業家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